杭州商业用地为何受冷遇?

    近来杭州连日阴雨绵绵,天阴沉沉,气温也骤降,完全不似以前6月的那般火辣。巧的是,杭州的土地市场仿佛也被降温了一样,较之前段时间“地王”频出,超高溢价,多轮叫价的热闹不同,6月最后几天的土地市场却失色了不少。

  

    伴随着627日下午四宗商用的成交,6月土地市场暂告段落。27日商业用地均为直接成交,4宗商地共吸金15.1亿。

 

据浙江土地网记者统计,201316月,主城区共计成交54宗土地,出让面积172.33万方(2585),可建建筑面积达464.27万方。成交总额则达到了413.87亿元,为近五年来最高水平,是2012年同期的5倍。在54宗成交地块中,宅商各半(其中宅地26宗,商地28),而成交金额仍然是以宅地为主,宅地成交额为283.6亿元,占比上半年总成交额近七成。

 

 

其中宅地方面,高溢价仍然频现,除万科和中海分食的两宗被寄予会出新地王的三堡商住地爆冷外,其余24宗宅地溢价率均达到30%以上,平均溢价率高达36%。其中有4宗达到49%的溢价上限,田园和石桥宅地进入配建保障房竞价,最后均由北京城开高价竞得。

 

 

商地方面,直接成交仍是主旋律,其中延期出让的黄龙稀缺商地受到热捧,达到49%溢价上限后进行配保竞价,由双冠控股集团、永安期货、财通证券联合竞得,可能打造成为总部写字楼项目。其余商地成交则比较平淡,多为直接成交或小幅加价成交。

 

相比宅地,为何商业用地受冷遇?

 

1.地块本身原因

   商业地块不像宅地,商业地块需要面对的是两层客户,直接客户包括百货公司、超市等主体经营户,另外商业地产还必须面对消费者,这是第二层客户。所以商业地产在选址上非常重要。但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杭州出让商业地块,地段大多较偏,本月27日出让的半山地块只有2999的楼面价,而相比于4月25日出让的市区黄龙商业地块,楼面价达到了则达到了17880元。不难看出地段对商业用地的影响,所以这是一个主要原因;

 

2.商业开发收益回报慢

   商业开发不同于住宅主要采用开发销售的模式,其在经营方式上更为多样,包括出租和出售,另外还有售后包租,售后托管等形式。而实际上大型商业项目很少采用直接出售的方式,而以混合经营居多。一般商业项目效益回报慢,这对房产企业的资金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所以商业地块遇冷这也有很大关系;

 

3.杭州商业综合体井喷

    日前,联商网论坛网友“牛熬”和朋友联合绘制了一张2013年至2016年期间的杭州商业布局图,根据统计,2016年之前,杭州商业项目将达到90个,建筑面积78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宝龙城市广场、来福士广场、万达广场等悉数在列。单仅商业部分,未来3至4年主城区商业综合体增量将是现存量的2.64倍,相当于4年完成过去60年的开发量。面对这样一个可以称为庞大的商业地产市场,拿地需要多拍拍脑袋,思考再思考啊;

 

4.商业地产的高风险性

  商业房地产项目相对于其它一些房地产项目的投资回报较高。但是,商业房地产项目建成后.项目本身没有明确的租约保障,没有固定的消费对象.项目的发展与商业发展密切相关。项目运营收益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环境条件、营销策略.还取决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发展的重心、人们的收入及消费水平、需求变化等将直接影响项目效益水平。基于商业本身竞争的激烈性,商业房地产项目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投资风险相对较高。相比于住宅,商业地产开发显然对开发商要求更高,竞争更为激烈;

 

5.受金融市场的影响

  近来“钱荒”一词频现网络,银行钱荒;股市经历黑色星期一,沪指跌回1时代!这些与房地产行业关系十分紧密的现象无一不说明如今市场上的流动资金较为紧缺。每个房企都是有很强的风险意识的,对于钱荒,相信他们比我们体会更早,而不是现在才出现钱荒。受资金影响,开发商会选择更为保守的发展方式,在拿地扩张方面放缓脚步,而在风险更高的商业项目显然会更加谨慎。

 

 

 

 

 

 

 

 
返回